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健康门户网新闻正文

天妒英才 最令人惋惜的十大早逝天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21 12:53:05  阅读:845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

一、贾谊——千古英雄未展才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贾谊英年早逝,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司马迁的笔下,贾谊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从小“颇通诸子百家之书”,22岁时因《过秦论》而被汉文帝拜为博士。当然,贾谊也确实表现出一个青年政论家应有的才干,在纠正商鞅、李斯“左倾”经济路线的同时,重新确立了管仲的“综合治理”国家战略。一年之内“连升三级,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不过,锋芒外露的贾谊也很快成为众矢之的。汉文帝衡量轻重,决定丢卒保车,将贾谊贬出京师。在经过湘江的时候,贾谊不禁想起了历史上同样壮志难酬的屈原,一挥而就成著名的《吊屈原赋》。贾谊在长沙呆了四年,无聊至极,几乎郁闷到家了。有一天,一只猫头鹰飞到他的房里哀鸣,贾谊提笔作了《鹏鸟赋》,文中流露出万分的伤感。后来贾谊被汉文帝召回长安,在宣室殿彻夜长谈鬼神之事,没想到大才子贾谊依然不懂得韬光养晦,咄咄逼人,最后被任命为梁怀王刘楫的老师。太傅对于贾谊而言,虽然是大材小用,但是以楚怀王当时的地位来说,不难看出皇帝的良苦用心。刘楫体弱多病,甚是关心民牧,热衷于微服私访,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死了。贾谊为这件事耿耿于怀,一年后就因伤心过度而死,年仅33岁。

贾谊曾为楚大夫鸣不平,感叹屈子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可他自己的命运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屈原自沉汩罗江,多少带点悲壮的色彩!可是他的死,人们却只觉得可叹,也前所未有的叹息着他的英年早逝,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借题发挥的典范之作。就连大诗人李白也难免为他惋惜一番:“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二、霍去病——纵死犹闻侠骨香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天欲其亡,必先让其狂。与音乐家聂耳一样,霍去病也活了23岁,是货真价实的奴隶出身。聂耳虽不是奴隶出身,但也是从小饱受饥寒之苦。如果有一部电影放映霍去病跃马挥刀长途奔袭的情景时,背景音乐是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估计会火得一塌糊涂,因为这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和最杰出的音乐天才的结合。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追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单于的祖父和季父,汉武帝受封冠军侯。两年之后,19岁的霍去病在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前119年春,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先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今天的贝加尔湖,直到“北斗朝南”而回。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然而,令人无比惋惜的是,正值壮年的霍去病却在元狩六年溘然而逝,年仅23岁。对于霍去病的死,后人显得格外感兴趣。有人说,霍去病杀戮太重,遭了天谴;也有人说,霍去病在漠北中了剧毒;更有人说,霍去病就像西方的巴顿一样,为战争而生,无仗可打的时候,便是殒命归天的时刻!其实,不论那种说法属实,都不能不说是大汉帝国的遗憾。

三、蔡锷——护国军魂铸春秋

早死影响:★★★

梁启超一生桃李满天下,文才武将者不乏其人,如果说最能文的是徐志摩,那么最能武的当属蔡锷。遗憾的是,这两人都在35岁之前早早离世。蔡锷被誉为“士官三杰”之一,当年之所以能够留学东瀛,完全得益于袁世凯的倾囊相赠。应该说,袁世凯对蔡锷是有恩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29岁的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手握重兵,权倾朝野。袁世凯窃取帝位后,担心这么有权力的人万一哪天想不开反了自己怎么办?还是放到身边安全一点,于是调蔡锷进京,明升暗降,封其为“昭威将军”,派出盯梢严密监督蔡锷行动。在那段日子里,八大胡同成了蔡锷唯一的依托。也就是这个时候,33岁的一流男人蔡锷与17岁的二流妓女小凤仙竟然一见钟情了,也许蔡锷的初衷并非如此,但他确实最终动情了。据有关资料记载,两人夜夜春宵,数天不下床,还被蔡锷的发妻潘慧英抓了现行,这些都是当时北京城最最热门的话题,就连心机甚深的袁世凯也对他放松了警惕。在小凤仙和蒋百里等人的掩护下,蔡锷神绕道天津,辗转日本,最后潜回云南,然后不顾自己疾病缠身,迅速投入到反袁护国战争的第一线。护国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年仅33岁的蔡锷却因为久病不治而永远离开了人世间。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小凤仙的挽联说尽了这位护国英雄的一生。同时,小凤仙在哀叹蔡锷英年早逝的同时,也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像红拂女心属李靖一样早已钟情于蔡锷。也许是蔡锷的形象实在太好了,他的青楼经历似乎特别能给人以创作灵感。他与小凤仙的风流韵事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常演常新。

四、刘弗陵——犹唱当年《黄鹄歌》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汉武大帝这一辈子,不是很牛,而是牛气冲天,他能活能打也能生,活了70多岁,打出了“汉”这个字的威名,花甲之年竟然还诞下一位中兴之主。刘弗陵自幼聪慧过人,8岁就当了皇帝,但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母亲勾弋夫人命丧九泉。在顾命大臣霍光和金日磾的辅佐下,刘弗陵茁壮成长,知人善任,14岁就识破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阴谋。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刘弗陵派军出击匈奴竟然打到0:9000的交换比。也就是说,一战歼敌9000而无一阵亡,这比李陵的部队还精锐,估计这支部队汉武帝在位时都没舍得用。当然,汉昭帝平定内忧外患的同时,也励精图治,重视发展国民经济,消除了汉武帝挥霍国力带来的后遗症,扭转了西汉衰退的趋势。美中不足的是,正当这位睿智之君准备大干一番时,21岁的他就挂了。还好,后来继位的刘病已,也就是汉宣帝,也不算差,延续着大汉帝国的荣光,两人合力打造出难得的盛世局面——昭宣中兴。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传说中又帅又有才又专情又英年早逝的皇帝,恐怕也只有汉昭帝刘弗陵。作为西汉第五代第八任皇帝,刘弗陵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帝国历经五代更替仍处于盛世,可惜他21岁就英年早逝,要不然汉王朝的历史估计会有更大的变化。

五、孙策——出师未捷身先死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17岁就被当地人称作小霸王,颇有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范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孙策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势如破竹,横扫江东六郡八十州。就连军阀袁术也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枭雄曹操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僵持不下,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精锐兵马准备包抄曹操的后方,可惜渡江前惨遭许家庄客的暗算,这也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当然,这也是孙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堂堂大将军竟然丧命于无名宵小之手。据其本传记载,由于伤得很重,孙策将执掌江东大业的印绶授予弟弟孙权,并嘱咐张昭等人要尽心辅佐孙权,当夜就呜呼哀哉了。而《吴历》则记载孙策只是心灵上受了重伤,因为毁了容,孙策照镜子时见到自己毁了容,心理承受不住,当夜便呜呼哀哉了。《搜神记》则记载孙策是因为于吉的阴魂不散,照镜子时看见于吉在镜中,搞得他神经失常最后创伤崩裂而死。这三种说法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孙策死前照过镜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这两句诗,不但适合诸葛亮,同样也适合孙策、周瑜。唯一的不同是,同是三国第一流的风云人物,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闻名天下的丑女,孙策、周瑜则是纳了名震江东的角色美女大小乔为妻。可他们又同样遭到天妒,不得善终。要不是他们的英年早逝,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可25岁的孙策、36岁的周瑜还是先诸葛亮一步走了,二乔姐妹花从此守了活寡,这也成了三国最八卦的新闻。

六、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是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只是纳兰性德的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暗淡了许多。刀子磨的太快,用起来顺手,但也容易折断。才高不寿也许是对纳兰性德最好的安慰。《红楼梦》问世以后,有人“考证”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真相到底怎么样,后人无从知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纳兰性德是当之无愧的“满洲第一才子”,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二甲第一名,随即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值得注意的是,国人认识纳兰性德主要还是他在诗文领域的贡献,《中国文学史》将他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就是这么一位文武全才,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年仅30岁。好友曹寅为了悼念他,写下了“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的诗句。由此不难看出,老百姓对纳兰性德的受欢迎程度。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纳兰性德是不幸的,他很年轻就因病辞世了,让他原本可能更加辉煌的文学之路在30岁就戛然而止。纳兰性德又是幸运的,他的英年早逝让后人对他无比的思念。

七、雪莱——不许人间见白头

天妒英才,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比如说,地球人都知道的荷兰艺术大师梵高和以及英国作家中的勃朗特三姐妹。当然,还有壮年而逝的雪莱。在英国文学史上,雪莱是最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人,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马克思谈到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时,就曾经感叹雪莱的英年早逝。虽然他仅仅活了30岁,但留下了他美丽的诗歌。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而且豪迈地预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1822年7月8日,雪莱驾船去一个叫里窝那的地方看望朋友,他当晚没有成功回到家里。直到10天之后,家人才发现他的尸体,秃鹫已经将他的肌肉撕离骨架了。拜伦为雪莱举行了火葬仪式,雪莱的一个朋友不顾一切的冲进火里,把他的心脏拾了起来,后来,雪莱的妻子将这颗心脏安葬在了济慈的坟墓旁。

八、李贺——雨冷香魂吊书客

李贺简直就是王勃的翻版,都是唐朝首屈一指的大诗人,而且从小就是名副其实的“神童”,都曾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最后双双在27岁飘然而去,令后人无限惋惜。不过,相比较而已,李贺一生更衰,愁苦多病,命运极其坎坷。因为父亲名进肃的名字犯了忌讳,礼部官员永久剥夺了他考进士的资格。仕途失意之后,李贺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每得佳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母亲看到儿子每天背着一个布口袋回家,然后写诗直到深夜,十分心疼地说:“我儿写诗,是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啊!”当然,正是因为李贺如此呕心沥血地投入创作,所以他写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推崇赞叹的佳作。比如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五言绝句,多少年来就编入我们的小学课本。现在世上到底有几亿人会背诵这首诗,恐怕都难以统计清楚。千百年来,他的诗被后人反复引用,而模仿和克隆李贺诗意写诗更是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中就多处引用了李贺的名句,甚至有人将其误以为是毛的原创。这些诗句有“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石破天惊逗秋雨”、“男儿何不带吴钩”、“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关于李贺的死,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天才短寿、让人聊以自慰的传说。据说,李贺临死之时,恍惚间看到一位身着绯红衣衫、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手捧用篆书写成的公文,对他说:“上帝新近修成了一座白玉楼,听说你文章写得好,让我前来请你上天去写一篇《白玉楼记》。”李贺以母亲年老多病无人照顾为借口而极力推辞。来使笑着说:“你就不要推辞了,天上过的是神仙日子,比你在人间受苦受难强多了,跟我走吧。”随后,人们就看到一屡青烟冉冉升起,李贺跟着绯衣天使直上云霄,消失在茫茫天空。随即,27岁的诗人瞌然去世。

九、甘罗——自古英雄出少年

短命程度:★★★★★

由于王朝的更迭,中国古代出现过大量少年天子,甚至是婴儿皇帝。不过,在封建体制下,却绝无仅有地诞生了一位少年丞相上卿,令千古为之传唱,至今不绝于耳。说甘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兼最年轻的丞相,不存在一丁点争议。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么说的,甘罗从小受到祖父甘茂的言传身教,深受家人的喜爱。12岁那一年,祖父甘茂因力阻兴土木而招致秦王不满,秦王就令其上贡“公鸡蛋”来刁难他。第二天甘罗顶替祖父进了金銮殿。秦王见面就问:“小孩子来做什么,你爷爷呢?”甘罗说:“爷爷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怒斥:“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秦王恍然大悟,顺口称赞道:“小小顽童却有宰相之才!”谁知道秦王这么信口一说,“甘罗十二做宰相”的美名从此传遍了天下。当时,战国七雄争霸正酣,甘罗自告奋勇出使赵国,以拆散燕赵联盟。甘罗前往赵国之后,舌战群儒,最终博得了赵王的欢欣,送他百金、对壁和五座城池。甘罗回到秦国后,秦王得知甚悦,封其为“上卿”。后来,每逢秦王与王后一起对弈,总让甘罗在旁边作陪。一次,甘罗在帮皇后拾掉在地下的棋子时故意捏了一下王后的脚,这下犯了死罪。正如俗话所说,“女人脚光看不能摸”,何况甘罗不是摸而是捏,况且那女人又是王后。临死之前,甘罗对秦王说,我虽死但心犹如常人一般跳动,秦王不信。甘罗说,只要我死后,陛下破开我的胸膛便知,不过只求将我与秦国先祖合葬,享受这样的荣耀。秦王准,12岁的甘罗旋离人寰。秦王挖其心,方知上当,但为了不食言,勉强将甘罗与祖先葬于一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后生往往是可畏的。甘罗被拜为上卿不久就死了。据小说家言,与吕不韦阴谋有关。不过司马迁认为,他有巨阴,可以为铜车轴。关于他的英年早逝,还有另外版本。据说他本人做了个梦。梦见紫衣吏持天符悄然而至。对他说:“奉上帝命,召君归天上。”梦醒未几,便无疾而卒。没有人怀疑甘罗的死因,因为天嫉英才。故后人曰:甘罗才高不寿,紫衣吏持天符,召归天上。

十、李小龙——功夫之王亦薄命

对于李小龙来说,天妒英才的感慨是最适合的。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学咏春拳,悟性极高的他很快自创了截拳道。在18岁那一年,刚到美国留学的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把华人少女从4个持刀歹徒手中救回。几乎在一夜之间,李小龙的名号传遍了全世界,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日益兴旺,甚至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1971年夏季,李小龙联合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拍摄了《唐山大兄》。该片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后来的《精武门》更加精彩,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更是令人赞不绝口。这是李小龙大红大紫的一年,先是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之后又被香港媒体评为十大明星之一。自此之后,李小龙成为当之无愧的功夫代名词,西方世界也因此改变了对东方黄种人的歧视,“kungfu”一词当仁不让地进入了美国人的词典,并为他们所津津乐道。遗憾的是,李小龙依旧无法摆脱“英才总被天妒”这个魔咒。这位天纵英才在1973年7月20日悄然离世,年仅32岁。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全世界龙迷对李小龙的哀痛之情。从香港到东南亚,从夏威夷到好莱坞,不只是李小龙的影迷,全世界都对李小龙的死给予极大。设想如果李小龙尚在人世,成龙、李连杰的名号也不会叫的如此响亮。一句话,因为逝去,所以缅怀,因为一去不返,所以弥足珍贵。

健康排行

健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