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周围的大气雾霾可揭晓这颗星球是否适宜生命体存活,或者呈现生命迹象。研究人员对地球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气雾霾曾覆盖早期地球。橙色大气层暗示着一颗行星潜在宜居性或者已经存在生命。
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生贾达-阿尼(Giada Arney)和合著作者分析了大约25亿年前的地球太古代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地球化学数据与勘测到的多数系外行星十分接近。使用地球作为计算机模型中假设系外行星的“代理”,模拟哪颗星球最接近宜居生命状况。
这一理论基于其它研究,例如:年轻地球曾间歇性地被有机灰橙色雾霾包裹,类似于现今观测到的其它系外行星。数十亿年前,地球形成的雾霾是太阳光线分解大气层中的甲烷分子,形成更复杂的碳和氢有机化合物。阿尼说:“雾霾世界普遍存在于太阳系和现已勘测的一些系外行星。”
考虑地球的全球性雾霾有助于我们将地球与其它系外行星联系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雾霾将是生命迹象存在的证据。这项研究使用光催化学物、气候和放射物模型检查分析了早期地球被“不规则”碳氢化合物雾霾包裹,这意味着想象的雾霾微粒并非多数模拟实验中的球状结构,而是球状粒子聚集在一起,其聚集方式并不像葡萄颗粒,但比雨滴更小一些。他们发现的不规则雾霾的温度明显低于该行星表面温度,同时,阿尼和同事发现低温雾霾与温室气体浓度成反比。
雾霾能够很好地吸收紫外线,从而使太古代时期地球处于屏蔽状态,在形成氧气和臭氧层之前避免遭受致命放射性照射。橙色雾霾有利于地球表面生物圈的进化形成,这种情况也可能存在于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合著作者肖恩-多马加尔-戈德曼(Shawn Domagal-Goldman)在近期一次采访时称,阿尼负责的这项研究表明,橙色雾霾与生命之间的关联性远超出之前的预期。
阿尼强调指出,天文学家经常认为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是“淡蓝色圆点”,这是航行者号探测器拍摄经典地球图像所留下的地球概念印象,但早期存在雾霾的地球则是一个“淡橙色圆点”。
当然,这种理论仅仅适用于生命发育的早期,简单的细胞病毒等生物不会把雾霾中的颗粒吸进去。但如果发展成为更加负责的生命状态雾霾还存在的话,那就是致命的了。
现在有现实证明,恐龙的灭绝和雾霾有关。
据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些探险家们就发现过一具约10万年前的恐龙骨架化石,这就与我们所说的6500万年相距甚远。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它的真实性,但至少可以说明,在六千万年前发生的大动荡之时,有那么极小的一部分恐龙存活下来了,但是最后依旧没能逃脱死亡。
有一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活火山,但是,这座活火山出现的年代与恐龙灭绝的年代非常相近,而据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段,曾有一颗小行星撞击过地球,并且由于这一撞击使得地球内部产生剧烈活动因此大量的火山一起喷发,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表面都被粉尘所覆盖。
这样的粉尘会导致恐龙无法在正常的呼吸,也会使地球温度下降,因此体积庞大的恐龙则无法生存,而个别侥幸存活下来的,最后在这些粉尘的污染下也相继死亡。
而最重要的是,大家对这些粉尘可能并没有什么概念,其实,粉尘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雾霾”.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政府都在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并且减少雾霾的产生,但是,毕竟人口众多,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住雾霾,而雾霾也在潜移默化中侵害着人们的健康。
想想千万年前巨大的恐龙都无法摆脱雾霾所造成的灭顶之灾,那么,如今我们这些比恐龙更为渺小的人类是否可以阻挡雾霾的危害呢?
或许,当人们真正的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时,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吧,但是,那时的人类距离遭受灭顶之灾还有多久呢?